Search

最近收到一位網友的信,聊到她因為今年疫情關係而轉型做教學的心路歷程,也講到她開始教學後,內心的糾結。...

  • Share this:

最近收到一位網友的信,聊到她因為今年疫情關係而轉型做教學的心路歷程,也講到她開始教學後,內心的糾結。她知道凱若之前有一些從「達人」變成「老師」的經驗,想問問我是否也有同樣的心情,如何走過。
.
其實我當時會開始教「婚禮顧問」的課程,是因為我真的看到了原本單純從事服務的侷限性。這個侷限,無關收入,而是生活方式。
.
當時我的女兒越來越大,就即將要上小學,但我的週末全部時間已經全給了婚禮。週五晚上、週六午宴晚宴,週日午宴晚宴,除了一年有兩個月的淡季(新年和鬼月)之外,幾乎就是每週五場爆滿的節奏。如果我不做些調整,勢必無法完成「#為了陪孩子成長而創業」的 #初衷。
.
沒錯,就是這個「初衷」讓我開始做這個調整。
我寧願教出一堆競爭對手,也不願意放棄當初走上創業之路的原因。我「可能」會因此比較辛苦,但是我也知道,就算是我用盡心力教學,也有別人拿不走、而我能夠帶得走的能力。
.
而教學也讓我更精進自己。
當我每場婚禮都帶著四位學生實習的時候,很自然自己的表現要更好,面對各種狀況要更全面,甚至還得要注意到學生是否真正學到東西(因為他們不是去當我的幫手,而是學習自己的技能)。這樣的訓練也讓我在未來面對更複雜的創業路,可以更得心應手一些。
.
其實,當時很多同業警告我,會有被學生背叛啦!被搶生意啦!等等討厭的事情。不過我的「初衷」太強烈,我需要發展一些能在平日做的事業延伸,因此這些「副作用」就算好代價,面對它!
.
事實上,後來我因為教課,得到的好友多過於增加的對手。而且,我的生意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反而因為我有許多厲害的「後進」而讓新人更願意給我更好的條件。
.
但,我還是退出婚禮現場了。
一樣,因為初衷。我孩子真的上了小學,而我想要假日的時間可以多陪伴她,就這樣一路走了過來,現在不只假日,我的孩子每天都覺得爸媽就是在家,平常連鑰匙都不用帶啊!
.
我現在還是會做一些分享,許多都是免費的、公益的,有時候主辦單位要收費給我講師費,我就拿這些錢去給工作人員買珍奶,或捐款出去。不是因為我多「偉大」,而是同樣因為「初衷」。
.
當我不需要為了收入而教學或演講的時候,我更安心地「創造競爭者」,因為如果因為我的分享而能讓一個聽眾或學員更有勇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也是美事一樁。
.
事實上,「競爭者」時常都是自己的「假想敵」而已(當然也是有真的對手,然而對手並不等於不能做朋友),如果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甚至清楚自己未來可發展而不同於他人的部分是什麼,其實也沒什麼好緊張的。 #沒有人可以吃下整個市場 ,你夠好,自然會有屬於你的客群會緊緊相隨。
.
而競爭者,是無論你教不教,都會出現的。
我寧願想,透過教學和分享,讓我們之間成為朋友的機率多於成為敵人,這應該是更美好的事。我有很多當初婚禮界同期的「同業」,現在都是將近二十年的老朋友。彼此有很多革命情感呢!而許多的學生,現在也是婚禮業界的重要人物,我也是與有榮焉啊!
.
我現在回頭看,自己一開始教學的時候因為是需要一筆授課的收入,所以自然很多想法作法絕對會與現在不同。但當時也完成了當下的使命,也就算是功德圓滿了。而後續也因為「教婚禮」而開始有「企業內訓」的機會,漸漸發展了更多的事業領域,這也是當初沒想到的呢!
.
創業的路上絕對會有很多這樣的trade-off。
不清楚自己的Big Why,就會很容易「當下糾結,事後後悔」。只想要「成功」「變大」「賺大錢」,多半很容易被當下的情勢弄昏頭,做出看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對自己理想生活沒有幫助的事。
.
對我來說,事業就是個「交通工具」,帶我去想去的地方。
如果做不到這件事,那這個交通工具就該要被更換或調整。
.
你的初衷是什麼呢?
你的害怕又是什麼?
你的交通工具,有帶你往想去的地方前進了嗎?
我想這些,是比花時間去害怕有競爭者,還要更重要的思考。
.
(照片是之前回台灣的演講現場,好想念台灣啊!)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